×
生命科学仪器

浅谈中国城市雕塑规划中的经络针灸法

转自殷双喜教授,《镇魔图》,从中可见中国古代庙宇建筑位置与“魔”的身体关节的对应关系

在当下的中国,不论是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还是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参与者而言,城市雕塑规划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的突出和显著。这就对城市雕塑规划理念及方法论的更新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要求。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重大进步,在城市雕塑规划理念及方法论层面,在国外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建设经典案例中,已经体现出一种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认识方式。而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深入发展导致人们对于公权力以及对于公共空间权利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人们意识到城市雕塑规划问题应该将人们的日常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作为其核心和焦点。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以具体地域的分析和考察为基础,提出可行性方案的新的规划方法,对于当代好的城市规划和好的公共空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城市雕塑的规划已经不再是静止的、孤立存在的专项内容或课题,而已经形成一种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公共空间理论研究、公共空间权利关系、国家政策、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甚至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等有机连结在一起的整体性系统问题。

“经络针灸法”是一种新的城市雕塑规划方法,目前尚处在理论探讨与初步试验阶段,其核心理念与观点,主要来自对于中国哲学理念和传统医学方法论的借用以及后来所发展出的“新老三论”等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城市即是人体

经过了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盛行的“东学西渐”浪潮后,西方已经开始将本来是无机物的城市转而从有机体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了。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写道:“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人类自身同样的发展过程。”这一理念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中国哲学观点不谋而合,同时也迎合了“新三论”中的“耗散结构论”以及易经中人体与五行朴素唯物论的对应关系。

人,是天地间孕育的拥有智慧与精神的高级产品,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但人类说到底还是这个宇宙的产物,金字塔顶也仍然是个椎体,无论人类的肉体还是精神,不论是所谓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人类对自身及自然的思考,都是这个宇宙自身的一部分,不能将人类与客观世界分割开来,精神与物质是一种内在联系而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城市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的发展,既然是世界自身的发展,必然要符合世间万物和宇宙的运行规律,而人作为世间万物之灵,人体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揭示出宇宙运行法则的端倪。那么,与其在假设和幻想的海洋中孜孜以求未来城市发展的金科玉律,不如溯本求源,将城市作为人体来研究。

城市的需求即是人的需求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共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而一座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一个人的发展需求是一致的。当一座城市自然建立时,首先需要那些能够维持一座城市运作的基本条件,比如人口、房屋、道路、经济产业、市政中心、警察局等,城市在这一层面上的发展和需求正好体现了佛洛依德理论中,首先将人视作“动物的人”的需求;当城市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就会发展各种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各种工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及相关产业等,这样一种社会的城市需求体现了马克思将人视作“社会的人”的需求;而当一座城市的生存和社会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城市的主要需求就必然会演变为对城市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上来。比如城市的形象、文化、创新发展与整体定位。而此时的城市需求更像是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的“精神的人”的需求。一般来说,城市雕塑规划在一座城市进入到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阶段就会自然产生。需求与现实的矛盾正是发展的动力。

转自百度,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图表

城市功能就是人体功能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作是人体,那么城市的建筑就是人体的骨骼,它勾勒出一座城市的体型与面庞;人才劳动力与产业原料是城市的食物,这些决定了一座城市的营养状况;城市的工商业就是人体的肌肉和肠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硬实力;城市物流网等交通系统就是人体的血管等血液循环系统,它的发达与否能够看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边际。而城市的各种机构及功能设施就是人体的各种脏器,学校是脾与骨髓;公园和绿地是肺;行政中心与通信系统是大脑与神经……

上一篇:贵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精气神文化建构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