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型科学仪器“走出深闺” 海宁建立设备共享
蓝媒联盟·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朱文? 通讯员 | 贾静懿
如今,海宁市的科创氛围浓郁,也隐藏了不少“小巨人”。从上海搬迁到海宁的浙江信测通信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落户海宁后,他们已经创造了多个第一:全球业内第一个自研芯片生产红光源的公司,国内第一家使用多点触控技术研发设计大屏幕光时域反射仪,国内第一家将光功率计、红光源、网线测试、照明模块集成在同一款仪表上,国内独创的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技术……
如何把碎片化、孤岛化的科技资源打通共享?海宁创新建立设备共享机制让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海宁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已征集入库可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计171台。设备覆盖半导体、特种装备、生命健康等多个产业领域,总价值超1.5亿元。
“接下来,我市将重点推动科研平台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浙大国际校区校内前沿基础研究与校外产业化应用研究,加速浙大系、中科院系等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在海宁落地转化,强化科研平台对我市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海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浙江信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与浙江大学国际校区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达成深度合作,利用学院实验室科研设备资源共建“浙江大学电磁环境实验室(海宁)”,可开展5G通信、车联网、电磁场校准等领域科研检测创新活动,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检测成本,激发创新活力。
科研仪器设备是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去年,海宁市在嘉兴率先搭建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库,先后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引育一批重点科研创新平台,至目前,已成功引育落地8大优秀科研创新平台。
围绕着全市“142”重点产业,海宁市拥有中科院系海宁先进半导体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等两大泛半导体产业科研平台,浙大系海宁生物电子国际研究中心、海宁再生医学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三大生命健康产业科研平台,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苏州大学等分别共建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领域、新材料三大科研平台。科研平台内共享科研仪器总计171台,总价值近1.5亿,成为海宁市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助推器”。
上一篇:自主研发光子检测设备,广州「博鹭腾」推动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