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创始人王健生命科学是聚光的下一个风
“仪器产业的自给率只有8%,远低于芯片与石油,是目前我国对外依存度最高,也是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之一。”近日,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SZ,下称“聚光科技”),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CTO)王健博士向记者坦言中国高端分析仪器产业面临的“卡脖子”困境。
科学仪器被称作科学家的“眼睛”和高端制造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王健把仪器产业形容为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急先锋”。
作为中国高端分析仪器领军企业,聚光科技成立近20年里,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0 亿元,已在光谱、色谱、质谱等方面开发出20 余项技术平台,成功应用于工业、环保、实验室和临床医药等30 多个细分领域。该公司连续5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2019年进入“中国专利500 强”榜单。
“超越日系,冲进全球前十!”对于聚光科技未来5 至10年的规划,王健非常自信。
不安分的“科学狂人”
1970年出生于浙江的王健酷似北方汉子,浓眉大眼、长相粗犷,崇尚极简生活——简单到不修边幅、不应酬、不交际,但科学基因强到“爆棚”。
17 岁的时候,王健考入浙江大学天才少年班——竺可桢班;1997年获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获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罗纳德·汉森教授,成为汉森教授的第一位中国学生;2001年回国创立聚光科技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谈起回国创业的初衷,王健直言自己的家国情怀,“在斯坦福认识到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技术,具有代替传统采样气体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希望改变当时中国在过程气体分析技术及分析仪器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
斯坦福大学良好的创业氛围也点燃了王健的创业激情。在斯坦福大学,工科的学生都会选修一些创业课,学校会经常邀请成功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历,当时雅虎、谷歌创始人的创业故事对王健触动很大。就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上,王健有幸结识了他的创业伙伴姚纳新。
在王健看来,自己敢于回国创业还与浙江人“不安分”的性格有关,“我们浙江人都善于经商,那个时候做小老板的很多,耳濡目染,我也受了一定影响。”
然而,创业维艰。从公司成立之初的2002年到2003年,王健把投资人的60 万美金都砸到了半导体激光分析仪器的研发上,整整一年,新产品还没开发出来,公司也一分钱没赚,员工走的走、散的散。
回想那段艰辛岁月,王健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去做教授,而是选择了创业、选择了坚守。“不创业,我哪有20 个亿去做研发!”王健感慨。
如今,从前那个不到30 人的微型团队组建的“小作坊”,已成长为拥有1000 多名研发人员、完整产品线的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和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龙头企业。
王健表示,接下来聚光科技要到欧洲与美国搞研发中心,第一站会去英国建实验室,英国不仅创新能力强,而且研发成本偏低,在英国招聘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的硕士生,成本并不比国内高。
在许多人眼中,王健是不折不扣的“科学狂人”,“啃论文、吃盒饭”是他深夜泡在实验室的“标配”。每晚11 点前处理公司事务,饿了吃盒饭,然后啃论文到凌晨两三点钟,入睡前还要整理论文要点发给同事分享……
“每天看着1000 多名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繁忙,还有自己的技术路线被一次次跟随、抄袭就很幸福。”说到开心处,王健爽朗大笑。
仪器行业最懂环境治理的公司
“仪器行业最懂环境治理的公司”——在环境监测领域,这是王健给聚光科技的定位。自2011年上市以来,由于聚光科技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外界一直把聚光科技当作是一家环保公司。事实上,高端分析仪器才是聚光科技的主业。
聚光科技近10年营业收入对比(亿元)数据来源:Wind 编辑制图:《中国经济周刊》 采制中心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10年2011年 2015年2012年 2016年 2018年2013年 2017年 2019年2014年
2006年被认为是中国环保的“新政元年”,“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的环境保护主要指标,把资源和环境问题摆到关系到人际、代际和国际和谐的高度并成为国家意志。
这一年对聚光科技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深入推进下,环境保护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聚光科技凭借独特的技术路线步入快车道,最终成为中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龙头企业。
上一篇:多相湍流世界的科研前行者
下一篇:没有了